实用的说课稿模板合集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二项式定理及简单应用
2、地位及重要性
二项式定理是安排在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内容后的一部分内容,其形成过程是组合知识的应用,同时也是自成体系的知识块,为随后学习的概率知识及高三选修概率与统计,作知识上的铺垫。二项展开式与多项式乘法有密切的联系,本节知识的学习,必然从更广的视角和更高的层次来审视初中学习的关于多项式变形的知识。运用二项式定理可以解决一些比较典型的数学问题,例如近似计算、整除问题、不等式的证明等。
3、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使学生参与并探讨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掌握二项式系数、字母的幂次、展开式项数的规律
(2)能够应用二项式定理对所给出的二项式进行正确的展开
B、能力目标:
(1)在学生对二项式定理形成过程的参与、探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的能力及分类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C、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和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
(2)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和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体会到数学内在和谐对称美;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重点难点:
重点:
(1)使学生参与并深刻体会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掌握二项式系数、字母的幂次、展开式项数的规律;
(2)能够利用二项式定理对给出的二项式进行正确的展开。
难点:二项式定理的发现。
二、教法学法分析
为了达到这节课的目标:掌握并能运用二项式定理,让学生主动探索展开式的由来是关键。“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正所谓“学问之道,问而得,不如求而得之深固也”本节课的教法贯穿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为主。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探索的教与学的情境。通过复习引入,引申设疑,实验猜想,归纳推广等环节进行对此定理的探索。不仅重视知识的结果,而且重视知识的发生、发现和解决的过程,贯切新课程理念。
另外,根据“近发展区的理论”精心设置问题,调控问题的解决过程培育这节课最佳的知识生长点。
三、教学过程
1、情景设置
问题1:若今天是星期二,再过30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怎么算?
预期回答:星期四,将问题转化为求“30被7除后算余数”是多少?
问题2:若今天是星期二,再过810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
问题3:若今天是星期二,再过天后是星期几?怎么算?
预期回答:将问题转化为求“被7除后算余数”是多少?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了
(a+b)2=a2+2ab+b2
(a+b)3=(a+b)2(a+b)=a3+3a2b+3ab2+b3
(提问):对于(a+b)4,(a+b)5 如何展开?(利用多项式乘法)
(再提问):(a+b)100又怎么办? (a+b)n (n?N+)呢?
我们知道,事物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规律。也就是研究(a+b)n(n?N+)的展开式是什么?这就是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a+b)n的二项展开式的规律性。学完本课后,此题就不难求解了。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用悬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奥苏贝尔认为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认知驱力,即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正确陈述问题、顺利解决问题的倾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
2、新授
第一步:让学生展开
问题1:以的展开式为例,说出各项字母排列的规律;项数与乘方指数的关系;展开式第二项的系数与乘方指数的关系。
预期回答:①展开式每一项的次数按某一字母降幂、另一字母升幂排列,且两个字母幂指数的和等于乘方指数;②展开式的项数比乘方指数多1;③展开式中第二项的系数等于乘方指数。
第二步:继续设疑
如何展开以及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到仅掌握杨辉三角形是不够的,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新的更简捷的方法的欲望。)
继续新授
师:为了寻找规律,我们以中为例
问题1:以项为例,有几种情况相乘均可得到项?这里的字母各来自哪个括号?
问题2:既然以上的字母分别来自4个不同的括号,项的系数你能用组合数来表示吗?
问题3:你能将问题2所述的意思改编成一个排列组合的命题吗?
(预期答案: 有4个括号,每个括号中有两个字母,一个是、一个是。每个括号只能取一个字母,任取两个、两个,然后相乘,问不同的取法有几种?)
问题4:请用类比的方法,求出二项展开式中的其它各项系数(用组合数的形式进行填写),
呈现二项式定理
3、深化认识
请学生总结:
①二项式定理展开式的系数、指数、项数的特点是什么?
②二项式定理展开式的结构特征是什么?哪一项最具有代表性?
由此,学生得出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二项式系数、项的系数、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等概念,这是本课的重点。
(设计意图:教师用边讲边问的形式,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规律,挖掘学习材料潜在的意义,从而使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
4、巩固应用
例1-3是课本原题,由于是第一节课所以题目类型较基础
最后解决起始问题:今天是星期二,再过8n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
解: 8n =(7+1)n=C n0 7n+Cn1 7n-1+C n2 7n-2+…+C nn -1 7+C nn
因为C nn 前面各项都是7的倍数,故都能被7整除.
因此余数为C nn =1
所以应为星期三
四、回顾小结:
通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清晰的掌握二项式定理的内容,更体会到了二项式定理形成的思考方式,为后继课程(n次独立重复实验恰好发生次)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而二项式定理内容本身对解释二项分布有很直接的功效,因为二项分布中所有概率和恰好是二项式。
课后记:
准备这节课,我主要思考了这么几个问题:
(1)这节 ……此处隐藏10464个字……方形的周长
▲《大纲》中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由于上一环节中,学生已经充分地感知了周长的含义,认知结构已有了调整和重组,所以在这一层次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探究,并就本小组讨论的结果作好记录,使讨论不流于形式。学生应该很明白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在讨论探究的时间里,每个学生都享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同时也拥有批判不同算法的权利,这段时间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对于学生而言,把问题交给他们远比把结果交给他们有挑战性,更容易使他们有成功的情绪体验,学习上的探究能力得以发展,合作意识得以加强,组内成员相互取长补短。
1、 出示一个长方形(媒体):
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周长是多少?
(1)学生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2)交流汇报。配以媒体演示。
▲此时应该是学生努力探索的精彩呈现,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时,学生对自己的成果的正确性是十分关注的,利用这一时间,不失时机地配以媒体的演示,一方面让学生巩固讨论学习已有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辨别学习结果的正确性。
板书: 5+5+4+4=18cm
5+4+5+4=18cm
5×2+4×2=18cm
(5+4)×2=18cm
(3)方法比较,得出常用公式。
根据四边形的周长概念,这四个算式都正确吗?你觉得哪个最简便? (5+4)×2
5+4表示什么?表示一份长与宽),配以媒体演示
乘以2表示什么?(有这样的两份),配以媒体演示
这个算式也就是(以媒体演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
▲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梳理,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而得出计算长方形周长较为简便的算法,并引导学生概括为计算公式,此时学生的认识就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2、 如果用字母C表示长方形的周长,a表示长的长度,b表示宽的长度;
长方形周长公式可以写成: C=(a+b) ×2
练习利用公式求长方形的周长。(媒体)
3、 出示例1,指导书写格式
解: C=(a+b) ×2 先写公式
=(25+15)×2 代入数据
=40×2
=80(米) 要写单位名称
答:………………………………。
▲其实解答例1已是水到渠成的事,这里只需指导学生一个规范的解题格式。
第二层次:正方形的周长
▲这一层次基于上一层次的认识,学生应该有能力解决,但可能方法的选择上有一些偏差,因此,这里采用学生讨论的学习方式,主要使学生全体能对正方形的特征重新唤起,进而应对这种四边相等的特征,采用合理优化的解答方法。
1、 出示正方形,a=5cm
这个正方形周长怎样求?为什么?
2、 学生讨论,并交流:(配以媒体演示)
板书: (5+5)×2=20 cm 5×4=20 cm
3、 为什么这里可以乘以4?
(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
4、 可以得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5、 如果用字母怎样表示正方形的周长,
板书:C= a ×4
6、练习利用公式求正方形的周长。(媒体)
第三层次:看书,划出概念,质疑。
▲这一层次主要对学生刚刚形成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进行重温和整理,培养学生对教材的阅读习惯及敢于质疑的学习精神。
(三)、巩固反馈
1.完成P112 练一练
2.A册34页第二题。
3. 媒体出示判断题
4.根据要求在钉板上围长方形或正方形
(1)围一个长5cm,宽4cm的长方形,口答周长。
(2)围一个边长3cm正方形,口答周长。
*(3)围一个周长是12cm的长方形,怎么围?(拓展题,视时间)
▲由于这是第一课时,练习也以实践操作题居多。目的还是为了巩固学生头脑中周长的概念。在第2个练习之后安排了第3个练习,使学生在比较中排除干扰,强化所学的知识。第4个练习的第(3)小题是一个拓展题,视时间,如果充足,在课堂上讨论;如果时间比较紧张,则安排学生课后思考,使学生课堂上已掌握的知识得以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四)、总结整理: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A册P34;每日精练P68。
附板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5+5+4+4=18cm
5+4+5+4=18cm
5×2+4×2=18cm
(5+4)×2=18cm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
C=(a+b) ×2
(5+5)×2=20 cm
5×4=20 cm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 a ×4
说课稿 篇8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为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加明确比例尺概念的外延,加深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2)求实际距离。这是比例尺应用最常见的问题。因为北师大版不再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所以必须让学生运用比例尺意义,进行解答。
我分步出示题目,边出示边引导:“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是20.3厘米,深圳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呢?”。提醒学生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然后总结方法。
(3)求图上距离问题。有前面的基础,学生可以尝试着自己解答。所以这里教师出示相关条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师生共同进行评价。题:“深圳到上海的 距离是121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9000000的中国地图上,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会是多少呢?提醒注意单位统一。在这个基本运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
(二)拓展延伸。为了拓宽知识面安排如下拓展练习。
(1)出示一张老师的照片(没有背景,纯人像),让学生猜测比例尺,然后讨论用什么方法求照片的比例尺。
(2)拿出准备好的中国地图,测算你的家乡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解答这两个练习,既使学生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和运用,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总结全课:开始老师拿的是比例尺吗?什么叫比例尺呢?它有什么用呢?这样照应了开头,解开学生心中疑团,也概括了主要内容。
五、板书设计:
板书反应出比例尺产生的过程,突出了比例尺的特点,便于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启发学生总结学习内容。
5